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
供稿: 摄影💐: 编辑:系统管理员 审核: 发布日期:2022-03-30 阅读次数🧏🏻:
1.研究领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前身是1980年初成立的206教研室(自动控制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于1994年批准建立硕士点👧🏿,2000年批准博士点授权,现具有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同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点之一。研究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开展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在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有人/无人装备火力指挥与控制系统🕡、智能可穿戴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师资队伍
研究所具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院士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IEEE fellow 1人,IFAC fellow 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学术带头人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9人次🧝♂️,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 Fellow 1人⏮。
3.科研概况
研究所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等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支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基础科学中心🕵🏽♂️、“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动化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项。
4.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等一级学会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奖及提名奖7项、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10余项🌭。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科技竞赛🚶♀️,包括“互联网+”、“创青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ROBOMASTER、IMAV👨🏻🚀、ROBOCUP🔸🪐、世纪杯等比赛,近五年累计指导500余人次⤴️、获奖百余人次。毕业生遍布高校🚧、科研院所、航天、金融、互联网企业等各个行业领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